高质量发展还需加把劲_全球热资讯
2023-07-04 07:58:18来源:经济日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经过30多年发展,我国大黄鱼养殖年总产量超过25万吨。大黄鱼产业长期效益总体趋好,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,但短期内还存在生产方式粗放、产品附加值不高、产业大而不强不优等问题。

首先,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工程。种质优良是养殖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条件。大黄鱼种业在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良种扩繁推广、配套养殖“良法”优化等方面能力不足,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最大瓶颈。要把种业创新摆在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,从源头上确保种质安全。整合全国科研力量和经济实体,大力推动建设“高校+科研院所+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+大黄鱼国家级原良种场+龙头企业”的大黄鱼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和“育繁推一体化”体系,培育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新品种,推动良种和良法配套创新。通过政府推广和市场择优提高良种覆盖率。

其次,要加快转变养殖发展方式。以网箱养殖为基础的养殖方式比较传统粗放,同时还存在养殖户违规用药和药残超标等情况。要从规划、引导、监管、扶持、培训、指导和研发等多方面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,加大养殖综合整治力度,推进科学、规范和精准管理。推动近海“铁杉板+塑料泡沫”升级为塑胶渔排的养殖方式,顺势发展深水网箱、深远海养殖等养殖模式。“以防为主”防治病害,综合谋划海域选择、网箱布局、放养密度、苗种质量、饵料投喂及日常管理。推广精准用药,从源头上杜绝滥用药物现象。

再次,要进一步拓展养殖空间。港口开发、旅游发展、建设用地扩张等不断挤压养殖水域空间。同时,长期盲目发展,以及深远海养殖空间开发不足等原因使养殖密度越来越大,病原种类越来越多,致使养殖海区病害频发。要优化近海养殖空间布局和改善水环境。加快探索推进深远海养殖模式,拓宽养殖海域,还原大黄鱼自然生长环境,提高“仿野生鱼”比例,促使产品品质及养殖业态两方面均实现提质增效。引入海上大型新能源企业联合发展“渔旅新能源”融合产业,发展深远海养殖新模式,推动全国性增殖放流。

最后,要构建大黄鱼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。大黄鱼以冰鲜鱼销售为主,加工率不高,深加工率更低,产品附加值低、同质化严重、低质竞争激烈。同时,大黄鱼养殖产业配套的餐饮、旅游、文化、深加工等延伸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,渔文旅融合也处于起步阶段。要以大黄鱼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,促进大黄鱼种苗、餐饮、旅游、文化、深加工、物流、设备、饲料饵料及病害防治等关联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,推动渔文旅深度融合发展。大力推进“互联网+产业”,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大黄鱼全产业链改造升级。加快推动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和可追溯机制建设,激活生鲜电商。鼓励发展大黄鱼精深加工,增加产品附加值,提升鲜鱼供求调节能力、降低市场波动风险。

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单位:福建农林大学)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湃肽生物冲击IPO 多肽化妆品原料国内市场份额最大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